时间: 2025-05-04 01:57:18 | 作者: 蒸汽锅炉
2025年,海淀区生态环境局深化“科技+法治”融合监督管理模式,依托机动车排放监管系统、油气在线监控平台、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网络等数字化手段,构建“非现场巡查—智能预警—精准执法”全链条闭环管理,对违法企业“靶向亮剑”,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既以“零容忍”打击主观恶意违法,又以“容错纠错”机制激励企业自觉守法,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担责”转型。现结合分类施策的执法实践,通报一季度4起典型案例。
本案揭示了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在标准化执行中的偏差。根据《机动车排放定期检验规范》(HJ1237—2021),同一车辆或同型号车辆一定要采用统一检测的新方法,而涉事检测场对同一车型的检测随意切换双怠速法与稳态工况法,严重破坏检验测试的数据的可比性与公信力。智慧监管让违反法律法规行为无所遁形,企业侥幸心理要不得。企业应当构建规范化管理体系,严格执行“一车一策”动态监管方案和设备校准、人员操作的全流程标准化操作规范,同时完善检测报告全流程溯源机制,实现从数据采集到结果输出的完整证据链条。
2024年12月5日,我局执法人员对某动物医院有限公司进行现场检查,发现该单位二层设有X光室,内有一台2022年5月生产的唯特锐数字化兽医X射线摄影系统,型号为VDR-1800,该设备属于Ⅲ类射线装置,未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自2024年3月开始使用,至今共出具23张检查化验单,违法来得到的四千八百元。依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相关规定,我局责令该单位改正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没收违法来得到的,并处罚款一万五千元,共计一万九千八百元。
取得辐射安全许可证是企业和事业单位从事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生产、销售、使用活动的重要前提,Ⅲ类射线装置虽然风险较低,但脱离监管的无证使用仍存在比较大安全风险隐患。本案暴露了部分医疗机构辐射安全意识不强,核与辐射安全有关规定法律法规认知不够,以及企业辐射设备采购与合规使用管理的脱节等问题。辐射安全不容忽视。企业一定遵循《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在购置放射性设备前同步申请辐射安全许可证,设施或场所出现重大变化时应依法及时重新申领辐射安全许可证,确保在有效期内安全使用辐射设备。
2024年12月19日,我局接到市生态环境局移送的线索后对该单位西二旗供热厂锅炉房开展现场检查,发现该单位负责运维的西二旗供热厂锅炉房4号(DA004)锅炉排口烟气自动监控系统显示2024年12月6日1时至2时氮氧化物排放折算浓度为31.48mg/m3,超过最高允许排放浓度30mg/
m3,超标0.05倍;2024年12月6日3时至4时氮氧化物排放折算浓度为30.66mg/m3,超过最高允许排放浓度30mg/m3,超标0.02倍,属于超过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大气污染物的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办法》相关规定和《北京市生态环境领域不予行政处罚事项清单》相关精神,对该单位做批评教育,责令该单位立即整改,不予行政处罚。02
本案中涉事企业仅有氮氧化物一项污染物排放超标,超标倍数较小,且及时完成整改,符合《北京市生态环境领域不予行政处罚事项清单》中规定的不予处罚情形。我局依法对该单位超标行为实施不予行政处罚,同时对企业整改情况做跟踪核查,对公司负责人进行普法教育,加强对企业的督导服务,指导企业合法合规经营,确保免罚不免责,体现了生态环境执法“过罚相当”“教育优先”的柔性治理理念。此外,自动监控数据不仅是生态环境精细化管理的“数字听诊器”,更是倒逼企业一直在优化自我管理的“晴雨表”。当智慧监管成为常态,企业需认识到,每个操作痕迹都会被永久记录,合法合规经营不再是道德选择,而是技术框架下的必然选项。
2024年12月12日,我局接到市民投诉某餐饮单位油烟扰民问题,2024年12月13日,我局执法人员对该单位做现场检查,该单位后厨正在进行食品制售(烤制肉串),在用烤串炉1个,对应集气罩长度为2.5米,宽度为0.43米,折算工作灶头数为1.0个。油烟排口位于该单位二层楼顶,现场有较强油烟味道,油烟净化器下方地面有明显油污。我局现场委托第三方检验测试的机构对该单位餐饮制作的步骤中油烟排放情况做了监督性监测,检测报告数据显示该单位的非甲烷总烃数值为26.3mg/
3,超过了《餐饮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1488-2018排放限值(油烟1mg/m3,非甲烷总烃10.0mg/m3),非甲烷总烃数值超标倍数为1.63倍。依据《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的规定,我局责令该单位立即改正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处六千五百元罚款。02
本案彰显了“群众监督+精准执法”协同治理效能。本案中该餐饮单位离居民楼较近,又主营烧烤等油烟异味较大的餐饮项目,但该餐饮店环保意识不强,油烟进化设施未定期清洗,日常维护流于形式,致使净化效率降低未达到排放标准。作为与群众生活联系最紧密的民生服务行业,餐饮企业要切实履行污染防治主体责任,牢固树立环保意识,重点做好油烟净化设施的运维管理和定期清洗,确保餐饮油烟达标排放。